凡事“点到为止”,是一种高级的生活智慧


人生如同战场,真正的智者往往不会对敌人赶尽杀绝,留有的一线生机既是给别人,也是给自己。

凡事只要沾上了“绝对”二字,就免不了因福生祸。

就如同月满则亏,水满则溢,一味地追求绝对,通常只会将自己送上一条不归之路。

为人一世,话不要说太满,事不要做太绝,为人不要太刁钻,凡事点到为止。

做任何一件事情之前,都给自己留有退路,才能进可攻,退可守,游刃有余。

凡事点到为止,切勿咄咄逼人,给人保留一份体面和尊严,才能赢得相应的尊重。

老话都说:“凡事留一线,日后好相见”。

人生在世,难免跌跌撞撞,磕磕碰碰,有风生水起之时,也有失魂落魄之日。

看他人扬眉吐气之时,不必艳羡,当他人失魂落魄之时,也不要落井下石。

明天和意外到底哪一个会先来?今日的相安无事是否能够延续到明天,谁也不知道。

做人,不能像一只无头的苍蝇般四处乱撞,为人处世,待人接物都要懂得把握相应的分寸。

得意和失意不过都只是暂时的,万事点到即可。做好自己该做的,不要逾矩,守好自己的原则和底线,保持相应的尊重和理解,才是最好的处世之道。

常言道:未经他人苦,莫劝他人善。

不曾知晓事情所有的原委,不懂其中的难言之隐,不要站在上帝的视角,要求他人应该如何。

每个人,作为他人人生中的过客和看客,许多事情只知其然,却不知其所以然,看到了表面便自作聪明地以为懂得了全部,对他人的所作所为指指点点,评判是非。

将自己的观点强行施加在他人身上,不仅不会成事,反倒会坏事。

身为局外人,人们看到的永远只是事情的一部分。

其中有许许多多的无奈,有无数的缘由都不曾知晓,仅以片面的看法便大肆鼓吹自己的观点,洪水猛兽般冲击他人的主观思想,不免有失偏颇。

每个人看见的,只是每个人能够看见的,更多的还是不能看见的。

做人,不要自视清高,亦不要自作聪明,该说的道理说了,该做的努力做了,不管他人领情与否,都不要再做过多的插手。

每个人的心中都有自己的决断,过多地插手他人的事情只会招来反感和厌烦。

与其浪费一番苦心却招来一身的骂名,不如点到为止。

出于好心的劝诫是个人的选择,但采纳与否也是他人的自由。若是一番努力最后却扑了空,也不要恼羞成怒,强行将自己的观点施加在他人身上。

成年人的世界,没有绝对的对与错,只要自己心甘情愿,任何的选择都值得。

为人一生,善良很重要,但善良的尺度更为重要。人人都有自己独立的思想和感情,如何抉择是每个人的自由。

面对任何人,任何事,都应该始终坚持自由的建议,但不插手的原则。尽到自己的责任,做最大的努力,无论最后的结果如何,只要自己问心无愧便好。

人和人,就像树叶和树叶,世界上没有两片完全相同的树叶,也不会有两个完全心有灵犀的人。

生命的特点不在于相同,而在于不同。因为天马行空的想法,所以成就了一个个多彩绚烂的人生。

世俗无法理解的,未必全然都是错的。出于好心的劝诫本身无错,但若是不懂得把握尺度,劝诫便成了干涉他人自由的黑手。

人人生而平等,谁也无法干预谁的生活,任何的僭越都是对他人的不尊重。

做人,贵有自知之明。

谁都没有上帝视角,谁也无法预料未来的走向,人们能做的只是在自己有限的认知里,尽可能地得到一个相对良好的答案。

但所有的建议都有被否决的可能,任何的好心都可能成为一场空,这本身就是事物发展的正常规律。

无论你是谁,拥有怎样的地位或者权利,都无法干涉他人相对的自由。

所有打着“为你好”的旗帜,一味地施加个人想法而不顾他人感受的善意都是变相的恶意。

为人处世,要懂得张弛有度,既要表达自己的善良,也要懂得尊重他人。

每个人都有自己自主选择的权利,不要因为个人的意愿而剥夺他人选择的自由。

做任何事情,都不要超越人与人之间最基本的底线。凡事做到点到为止,才是最好的处事方式。